现代解析
这首《扪虱》用虱子的视角,讽刺了社会上某些得势后翻脸不认人的小人。全诗通俗幽默,像在讲一个黑色笑话。
前四句用虱子自述的口吻说:以前我住在人头上(指头发里),现在住在人身上(指衣服里)。过去我哪敢吃人啊("夙岂为人食"是反话,虱子本来就会吸血),现在却专门来吃人。这里用虱子暗喻某些人——地位低微时装老实,一旦得势就暴露本性开始欺压他人。
后两句更妙:现在都不用费力用爪子掐人(指虱子吸血时的动作),只要随便摸摸("扪")就能对付宾客。这是讽刺某些人掌权后,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对待他人极其傲慢无礼。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虱子拟人化,通过这个小害虫的"发迹史",生动揭露了人情冷暖。就像现在说的"小人得志",诗人用虱子吸血来比喻某些人得势后的丑态,既形象又带着辛辣的幽默感。这种借小事物讽刺大现象的手法,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深刻的社会批判。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