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天童新和尚

中峰深且寒,欹接海边岛。
松凋不死枝,花坼未萌草。
飞瀑吼蛟宫,幽径分鸟道。
伊余空寂徒,浮光寄枯槁。
冥游天地间,谁兮可寻讨。
孤立云霞外,谁兮可长保,
兹来仁者来,还称太白老。
荷策扣岩扃,重席展怀抱。
示我商颂清,休夸郢歌好。
报投惭抒辞,难以论嘉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清冷幽深的山水世界,同时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归宿的心境。

开头几句用"深且寒""海边岛"勾勒出天童山的地理环境——一座幽深寒冷、靠近大海的山。诗人用"松树枯枝不死""花在未发芽的草上绽放"这样矛盾的意象,暗示这里充满顽强生命力,超越常规的自然法则。

中间部分通过"瀑布如蛟龙吼叫""小路被飞鸟划分"的生动比喻,强化山野的原始野性。诗人自称"空虚的流浪者",像浮光般寄托于这荒凉之地,在天地间漫游却找不到知己。"孤立云霞外"进一步凸显他遗世独立的孤独感,感叹世间没有什么能永恒。

最后转入与"仁者"(天童新和尚)的相遇。诗人叩开山门,与对方畅谈。和尚向他展示《商颂》这类古朴清雅的诗歌,诗人自谦说自己的作品比不上这些佳作,表达了对高洁精神的向往。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碰撞:一方面极力渲染山林的冷寂幽绝,另一方面又透露出在孤独中寻求知音、渴望精神共鸣的温暖。诗人用奇幻的自然景象作比喻,把内心的孤高与寻觅写得既磅礴又细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