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落魄书生的故事,用一件破旧皮袄作比喻,道尽人生辛酸。
前两句说书生在外漂泊多年,当初名贵的貂皮大衣早已破旧不堪。"黑貂无复到来新"用衣服的破败暗示主人这些年混得很差,连件像样的衣服都置办不起。
三四句用夸张对比:原本价值千金的皮草(蒙茸指毛皮),现在破得像乞丐的百结衣(鹑衣百结的典故)。这里藏着心酸——当年光鲜亮丽的书生,如今比乞丐好不了多少。
五六句用典故自嘲:像苏秦当年在函谷关淋雨一样倒霉(暗指仕途失败),现在带着一身洛阳的尘土回家(用"京洛尘"典故说自己在繁华都市混得灰头土脸)。
最后两句最扎心:穿着破布衣服回家没脸见嫂子(用苏秦典故,当年他嫂子见他落魄都不做饭),后悔当初非要学别人去闯荡京城。这个"浪"字用得妙,既是"随便"也是"浪荡",满是自嘲。
全诗妙在把一件破衣服写出了人生剧本:通过衣物从华贵到褴褛的变化,浓缩了一个理想主义者被现实打垮的全过程。最后那句"应悔"看似认命,实则藏着不甘——就像现代人北漂失败后说"早知道不来了",可眼里的光骗不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