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来理解,其实是在吐槽当时的诗坛风气。
前两句说:好诗本来就应该像天生的一样自然流畅,搞不懂为什么现在写诗的人都在拼命较劲、互相攀比("务竞争")。这里"元音"可以理解为诗歌最本真的美感。
后两句更幽默:诗人把诗坛比作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说现在诗坛分成好多派别("几雄国"),可惜没人能像战国时的苏秦张仪那样,把这些派系统一联合起来("连衡"是战国术语,指联合策略)。其实是在讽刺诗坛拉帮结派、各自为政的乱象。
全诗精髓在于:反对刻意雕琢、派系斗争,呼唤回归诗歌自然本真的状态。就像我们现在说"文艺圈搞小团体没意思,好作品就该纯粹一点"的感觉。作者用"战国"来比喻诗坛乱象,这个脑洞既犀利又接地气。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