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大中丞总督尚书戴公(四言)

于穆我祖,万邦作乂。
绍夏辟夷,功高列帝。
受命于天,不忝厥位。
威播德翔,弥久弥长。
奕世载繁,笃生我皇。
日月如照,君临万邦。
万邦伊何,溢南暨北。
西被流沙,东渐海泽。
后王君公,布列庶职。
南来作镇,御史中丞。
建牙开幕,戎服是膺。
山川鬼神,以莫不宁。
备厥百善,蔚以虎变。
玄泽旁流,仁风潜扇。
绥静宅心,方隅回面。
大火既流,湛以三秋。
甘露泱泱,白云载讴。
天锡难老,为国谟谋。
何以比之,仲山吉甫。
何以颂之,允文允武。
何以祝之,荣垂万古。

现代解析

这首四言诗是一首赞美当朝重臣戴公的颂歌,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部分:歌颂祖先功业
开篇先夸赞戴公的祖先很厉害,像古代圣王一样治理天下("万邦作乂"),继承了夏朝的优良传统,抵御外族入侵,功劳比历代帝王还高。他们受命于天,完全配得上自己的地位,威望和德行流传久远。

第二部分:赞美当朝皇帝
接着说戴公家族世代繁盛,最终诞生了当今圣明的皇帝。皇帝像日月一样光辉普照,统治着从南到北、西至沙漠东到大海的辽阔疆域。朝廷里百官各司其职,一片和谐景象。

第三部分:重点歌颂戴公
作为御史中丞(相当于中央监察长官)的戴公被派到南方镇守,他设立官署、整饬军备("建牙开幕,戎服是膺"),连山川鬼神都因他的治理而安宁。他具备各种美德,像老虎一样威猛又善于变通,仁政如细雨滋润四方,让百姓安居乐业,连偏远地区都归顺朝廷。

第四部分:用祥瑞喻功德
诗中用"大火星移动"(天文现象)、"持续三秋的清澈"、"甘露充沛"、"白云传颂"等自然祥瑞,暗示戴公的治理感动上天。上天赐他长寿("难老"),让他继续为国家出谋划策。

最后用典故收尾
把戴公比作周朝辅佐君王的贤臣仲山甫、尹吉甫,称赞他文武双全("允文允武"),祝愿他的荣耀流传万古。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从祖先功业到当朝盛世,最后聚焦主人公,显得很有说服力
2. 善用比喻:把德政比作"虎变"(老虎花纹般醒目)、"玄泽"(深色的润泽)
3. 自然景象与政治成就相互映衬,如用甘露、白云等美好意象暗示治理成效
4. 结尾用著名历史人物作比,既显文采又提升格调

全诗虽然充满古代官场应酬诗的套路,但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整齐有力的四言句式,成功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威震四方的国家重臣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