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溪馆闻笛

夜久闻羌笛,寥寥虚客堂。山空响不散,溪静曲宜长。

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虚然异风出,髣髴宿平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夜晚,诗人在剡溪馆听到羌笛声时的感受,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

开头"夜久闻羌笛"直接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夜深人静时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寥寥虚客堂"用"寥寥"形容笛声的悠远,"虚"字暗示诗人独处时的孤寂心境。

中间四句通过景物描写烘托笛声的意境。"山空响不散"说笛声在山谷中回荡不绝,"溪静曲宜长"则用溪水的静谧衬托笛声的悠扬。接着"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将视线拉远,描写草木间升腾的夜雾和城池笼罩的凉意,为笛声增添了朦胧清冷的背景。

最后两句"虚然异风出,髣髴宿平阳"是诗人的想象:这笛声仿佛来自异域的清风,又好像是从遥远平阳传来的天籁之音。"虚然""髣髴"这两个词用得巧妙,既写出了笛声的飘渺不定,又表达了诗人神游物外的感受。

全诗以听觉体验为主线,将笛声与山水、草木、城池等景物融为一体,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笛声和环境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独处时的孤寂与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