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为庐山东林寺题写的碑文,后来遭遇冷落又被重新重视的故事。
前两句"中唐峭骨炼婵娟,万国争瞻第一篇"是在夸柳公权的书法。用"峭骨"形容他字体的挺拔有力,"婵娟"则赞美其优美动人。说当时各国的人都争相欣赏这块碑文,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
后两句"忍说风流陵替日,厨兵乱蹴柳诚悬"讲的是碑文的遭遇。曾经被随意丢弃在厨房,被士兵们当垫脚石踩踏。"柳诚悬"既指柳公权的字(他字诚悬),也暗示碑文被悬挂起来的命运起伏。
整首诗通过一块碑文的兴衰,折射出文化传承的坎坷。诗人用对比手法,先极力赞美艺术成就,再描写其被糟蹋的遭遇,形成强烈反差,让人感受到对文化遗产被轻视的痛心。最后"乱蹴"这个动作描写特别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珍贵的文物被人随意践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