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三十六首 其四

疏雨滴高梧,微风挼弱柳。
此景岁岁同,世人自白首。
俗虑易萦仍,尘襟难抖擞。
浮生已梦中,其间强为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雨后的宁静画面,同时引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前两句"疏雨滴高梧,微风挼弱柳"用简单却生动的语言勾勒出秋景:稀疏的雨滴从高大的梧桐树上落下,微风吹拂着柔弱的柳枝。这里"挼"字用得巧妙,让人仿佛看到柳枝被风轻轻揉动的样子。

中间四句道出一个深刻的观察:这样的秋景年复一年都相似,但看风景的人却不知不觉白了头发。诗人感叹人们总是容易被世俗的烦恼困扰("俗虑易萦仍"),很难摆脱尘世的牵绊("尘襟难抖擞")。"萦仍"是缠绕不去的意思,"抖擞"在这里指摆脱、振作。

最后两句"浮生已梦中,其间强为有"是诗人的感悟:人生就像一场梦,我们所谓的"拥有"其实都是勉强为之的假象。这里表达了看透世事后的超脱心境。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日常景物引发深刻思考
2. 对比永恒的自然与短暂的人生
3. 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
4. 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透露出超然物外的智慧

诗人通过秋日小景,让我们思考:在忙碌的生活中,是否该偶尔停下脚步,看看不变的风景,想想生命的意义?这种对人生本质的思考,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