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太子读书馆

读书馆筑近郊坰,兴废由来岁岁经。
草长春深仍吐碧,墩留代远尚名青。
尚书墓古人谁扫,兰若钟鸣客自听。
珍重前星遗像在,崇祠累叶荐芳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历经沧桑的古老读书馆,以及它周围的景色和历史遗迹。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读书馆筑近郊坰,兴废由来岁岁经"点明了读书馆的位置和命运。这座读书馆建在城郊,年复一年地经历着兴盛与衰败的轮回。这里暗示了文化场所虽然重要,但也难以逃脱时间的洗礼。

颔联"草长春深仍吐碧,墩留代远尚名青"用生动的自然景象衬托历史遗迹。春草年年生长,依然翠绿;古老的土墩虽然年代久远,但它的名字仍然流传。这里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永恒魅力。

颈联"尚书墓古人谁扫,兰若钟鸣客自听"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尚书墓已经无人祭扫,寺庙的钟声只有路过的游人在聆听。这两句透露出淡淡的哀愁,暗示着历史人物终将被遗忘的无奈。

尾联"珍重前星遗像在,崇祠累叶荐芳馨"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诗人呼吁人们要珍视先贤留下的文化遗产,让这座庄严的祠堂世代传承,永远散发着文化的芬芳。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殷切期望。

整首诗通过描写读书馆及其周边景物,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强调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文历史巧妙结合,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永恒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