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算命先生(林相士)在长安街头谋生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乱世中的人生选择。
开头两句说这位相士带着干粮千里迢迢来到长安,靠给人算命谋生。这里用"裹粮千里"的细节,暗示他生活不易,为后文的归隐埋下伏笔。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先说现在时局动荡(时危),人们都希望能有班超那样的富贵面相,但普通人哪有李广那样的好命。这里用两位历史名人作对比:班超是立功封侯的名将,李广是终生不得封侯的悲剧英雄,说明在乱世中,即便有真本事也难遇伯乐。接着吐槽算命这行当:虽然像弹瑟吹竽一样卖弄技艺容易糊口,但真话就像方榫头对圆卯眼——根本说不通。
最后两句画面感很强:在春雨绵绵、东风急吹的江头,湿滑的路上,相士干脆挑起行李回家了。"挑却行包归去休"这个动作,把对现实的失望转化为洒脱的选择,与其在乱世中勉强谋生,不如归隐田园。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看透不说透"的智慧。通过算命先生这个小人物的故事,反映了整个时代普通人谋生的艰难。语言通俗却意味深长,比如"瑟竽"比喻花哨的技艺,"枘凿"比喻格格不入的实话,都很形象。最后冒雨归去的画面,让整首诗的意境从郁闷转向豁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