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印章艺术,实则借印章抒发家国情怀,充满时代气息。
前两句"五洲莽莽起风云,待扫亡秦旧篆文":当时世界局势动荡(五洲风云),诗人期待能扫除陈旧的传统(亡秦旧篆文),暗示要革新落后的制度。用"亡秦"比喻腐朽的旧事物,既符合印章主题(秦朝小篆),又暗指现实。
后两句"留与他年添印谱,九头狮纽大将军":诗人想象未来印章图录中,会出现象征强大军力的"九头狮纽"印章。这里的"九头狮"是神话中的威武形象,"大将军"则寄托着对国家强盛的期待。
全诗巧妙地将印章艺术与时代抱负结合:通过"旧篆文"与"狮纽印"的对比,既展现了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又表达了变革图强的愿望。诗人把个人爱好(集印)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让小小的印章承载了宏大的时代主题,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特别打动人心。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