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丁戊山人

高情怜博奕,几度宿芙蓉。
琼树海云隔,瑶坛风露重。
晨餐憩危石,旅服入深冬。
后夜闻笙处,知从紫盖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丁戊山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高情怜博奕,几度宿芙蓉"说这位山人品格高尚,喜欢下棋这样的雅趣,经常在芙蓉花丛中过夜。这里用"芙蓉"象征高洁,暗示山人的品格像花一样纯净。

中间四句用优美的自然意象勾勒出山人的生活环境:"琼树海云隔"写仙境般的树木被云海环绕;"瑶坛风露重"说祭坛般的石台沾满露水;"晨餐憩危石"描绘清晨在险峻山石上用餐;"旅服入深冬"则表现他穿着简朴的旅人衣服度过寒冬。这些画面共同塑造出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隐士形象。

最后两句"后夜闻笙处,知从紫盖峰"最有意境:深夜听到仙乐般的笙声,就知道是从紫盖峰传来的。这里用"紫盖峰"这个道教色彩的地名,暗示山人已接近仙人境界,那飘渺的笙声更给全诗增添了几分神秘超凡的气息。

整首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山人的高雅情趣,到他生活的云雾山林,再到深夜传来的仙乐,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遗世独立的隐者世界。诗人没有直接说"这位山人多么清高",而是通过芙蓉、云海、危石、笙声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份远离尘俗的宁静与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