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叫刘文焕的官员去吴中(今江苏一带)赴任时写的。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形象,赞美了刘文焕的为官品格和抱负。
首联"谁遣滇池雨,随车又入吴"用滇池(云南)的雨水跟着刘文焕的车驾来到吴中作比,暗示他像及时雨一样能给新任职的地方带来恩泽。这里用雨水象征仁政,形象地表现了刘文焕的惠民之心。
颔联"力虽能撼岳,志本在嘘枯"说刘文焕虽然能力很强(能撼动山岳),但他的志向却是要救助困苦百姓("嘘枯"指让枯木逢春)。这两句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他不炫耀武力、一心为民的品质。
颈联"清白家声旧,巉岩骨相孤"赞美他的家世清白,为人刚正不阿。"巉岩"形容山势险峻,这里比喻他耿直不屈的性格像陡峭的山崖一样孤高挺拔。
尾联"匆匆一樽酒,旌旆已先驱"写送别场景:刚匆匆喝完饯行酒,刘文焕的仪仗就已经出发了。这个细节既表现了离别匆忙,也暗示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全诗通过"雨""撼岳""嘘枯""巉岩"等生动比喻,塑造了一位能力出众、心系百姓、清正刚直的官员形象。语言凝练但意境开阔,在送别诗中寄托了对理想官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