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秋夜独处时的孤寂心境。
前两句写诗人长期钻研学问的生活——坐破青毡(指长时间伏案读书磨破了垫子),十日里都在向德高望重的老师请教经典。这里能看到一个勤奋好学的读书人形象。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象烘托思念之情:虽然相隔千里,但共享同一轮明月;秋日的山峦层叠,青翠的峰峦交错。抬头望见云散后的澄澈天空,却不见传书的鸿雁;深夜挑灯时恍惚惊醒,像古人扪虱(抓虱子,形容闲适)般闲散的状态突然被打断。这些画面既展现了秋夜美景,又暗含无人相伴的孤独。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生活的想象:料想对方在豆棚花架之外,寺庙的老和尚总是静静关着山门。这个画面既表现友人生活的清幽,也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读书、望月、看山、挑灯等日常片段,把思念之情融入秋夜景物中,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最妙的是"两地明月千里白"这句,用共赏明月来表达虽远隔千里却心灵相通的情感,非常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