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周南仲正字所藏阎立本画苏李别

少卿昔在河梁别,执手踟蹰不能发。万古初传五字诗,努力相期在明德。

子卿海上毡为食,故人朅来重相觌。不觉看羊度岁年,却因射雁传消息。

人间此是长别离,少卿在虏子卿归。归欤尚握汉臣节,留者永衣胡人衣。

天长地阔半尺绢,满眼云愁风景变。一人仰叫头脱冠,一人横涕袖著面。

阎君国相称画师,未必想像能尔奇。前身恐是胡妇子,曾见两公分袂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汉代两位名臣苏武和李陵在异国他乡分别的感人场景,通过一幅画作展现出来。

前四句写李陵(少卿)当年在匈奴与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场景。他们握手道别却迟迟不愿分开,李陵写下著名的五言诗《与苏武诗》,互相勉励要保持高尚品德。

接下来八句对比了苏武(子卿)和李陵的不同命运。苏武在北海边靠吃毛毡度日,老友重逢时百感交集。苏武在匈奴牧羊十九年,最后因为射雁传书才得以回国。而李陵永远留在了匈奴,穿上了胡人衣服,两人从此天各一方。

后八句描写画作本身。画家在小小的半尺绢布上,生动展现了天地辽阔、风云变幻的场景。画中一人仰天痛哭帽子都掉了,另一人用袖子擦着横流的泪水。诗人感叹画家阎立本(唐代著名画家)虽然被称为国相级画师,但若不是亲眼所见,怎能画出如此传神的场景?最后幽默地说画家前世可能是匈奴妇女,亲眼目睹了这场分别。

全诗通过描述画作,展现了历史人物在重大抉择时的复杂情感,歌颂了忠贞不屈的气节,也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诗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这幅感人至深的画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