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慎思初入试院

承诏抡材敢倦行,广庭深锁待群英。
分场自敌三千客,决胜谁降七十城。
夜案尚閒涂卷笔,晓堂方听读书声(自注:每早尝闻无咎诸公读书。)。
归时还有黄花否,已觉秋风满袖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场景和心情,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四句写考场如战场:作者奉皇命参加选拔人才的考试,不敢懈怠。考场大门紧闭,等待各地英才汇聚。考生们分坐不同考场,就像三千士兵各自为战;这场考试如同攻城略地,看谁能攻下"七十城"(比喻取得优异成绩)。

中间两句生动记录考场日常:晚上伏案写作时,还能悠闲地修改试卷;清晨就能听到晁补之(字无咎)等考生晨读的声音。这里用"尚閒"二字巧妙表现出考生们从容备考的状态。

最后两句转向个人感受:考试结束时不知菊花是否还在开放(暗示考试时间漫长),但衣袖已沾满秋风凉意。这里用"黄花"和"秋风"两个意象,既点明考试季节在秋天,又暗含对考试结果的淡淡忧虑。

全诗通过"深锁的庭院"、"晨读声"、"秋风"等具体意象,让读者仿佛置身古代考场,感受到科举考试既严肃又充满希望的独特氛围。作者没有直接写紧张情绪,而是用日常细节和季节变化来烘托心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