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兴国宫怀城中友人

拜章坛下桂花清,客子看山眼更醒。
万竹梳风凉透碧,乱峰收雨晓争青。
城中佳客还相忆,月下幽泉政好听。
谁肯结茅邻远社,白家犹有旧池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兴国宫怀念城中友人的情景,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首联写诗人拜谒兴国宫的场景。"拜章坛下桂花清"是说在祭坛下闻到桂花的清香,"客子看山眼更醒"写作为游子的诗人看到青山,眼睛为之一亮。这两句通过嗅觉和视觉的描写,营造出清新怡人的氛围。

颔联继续写景。"万竹梳风凉透碧"用拟人手法写竹林被风吹拂,凉意透过碧绿的竹叶;"乱峰收雨晓争青"写雨后天晴,群峰争相展现青翠。这两句对仗工整,通过"梳""收""争"等动词,把自然景物写得生动活泼。

颈联转入抒情。"城中佳客还相忆"表达对城中好友的思念,"月下幽泉政好听"写月下听泉的惬意。一个"还"字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相互牵挂的深厚情谊。

尾联抒发隐居之志。"谁肯结茅邻远社"是问有谁愿意来这偏远之地结庐为邻,"白家犹有旧池亭"用白居易的典故,暗示自己向往闲适生活。最后两句既表达了孤独感,又透露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全诗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清新明快,后四句抒情含蓄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隐逸之思。诗中"梳""争"等动词的巧妙运用,使景物跃然纸上,体现了诗人观察细致、笔触生动的特点。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