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鲁村清光绪庚子余避拳匪之乱曾宿此村人家其屋在高崖上马上仰视约略可辨云
隔河遥见瓦鳞鳞,桑枣葱茏绝点尘。
过雨娇云浓似酒,拂天高树秀于人。
两三椽屋看犹在,十八年前迹已陈。
回首同行尽年少,欲谈往事恐伤神。
过雨娇云浓似酒,拂天高树秀于人。
两三椽屋看犹在,十八年前迹已陈。
回首同行尽年少,欲谈往事恐伤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重游旧地时的感慨。前四句描绘眼前风景:隔着河远远望去,村舍的瓦片像鱼鳞一样排列整齐,桑树枣树郁郁葱葱,纤尘不染。雨后云彩娇媚得像醇酒般醉人,高耸入云的树木比人还要俊秀。这些描写充满生机,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后四句转入回忆与感慨:当年住过的两三间小屋还在,但十八年前的往事已成陈迹。同行的伙伴都已不再年轻,想聊聊过去又怕触动伤感。这里通过"屋在"与"迹陈"的对比,以及"恐伤神"的心理描写,生动展现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怅惘。
全诗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将眼前景与心中情巧妙融合。写景时色彩明丽(瓦鳞、葱茏),比喻新颖(云似酒、树秀于人);抒情时含蓄深沉,用"犹在""已陈""恐伤神"等词语,不着痕迹地传达出对青春逝去的淡淡哀愁。这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是人类共通的体验,容易引起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