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学师之崖州

珠崖今复见苏湖,五指排空接帝都。
琼海宗风归叔度,岭南文学羡番禺。
一盘苜蓿留青署,十载寒毡割郡符。
此去莫嫌方外僻,天涯有路到天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姓黄的学官去崖州(今海南)赴任的作品。全诗通过赞美和鼓励,表达了对友人赴任偏远之地的关怀和祝福。

首联"珠崖今复见苏湖,五指排空接帝都"用海南五指山高耸入云的景象,暗喻黄学师虽然去偏远之地,但他的才德依然能连接朝廷,像苏东坡那样在海南留下文化影响。

颔联"琼海宗风归叔度,岭南文学羡番禺"称赞黄学师的学识风范堪比古代贤人,说他的文学造诣会让岭南文人羡慕。这里用历史名人作比,突出对黄学师的推崇。

颈联"一盘苜蓿留青署,十载寒毡割郡符"写黄学师清贫坚守教职多年,现在终于获得升迁。"一盘苜蓿"用清贫的意象表现他安贫乐道,"寒毡"则突出他勤勉治学的形象。

尾联"此去莫嫌方外僻,天涯有路到天衢"是最动人的劝慰:不要嫌弃那里偏远,只要努力,再远的地方也能通向成功之路。用"天涯"与"天衢"的对比,既承认现实的偏远,又给予美好的期许。

全诗通过地理意象的对比、历史人物的类比,既写出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又表达了对他的信心和祝福,展现了真挚的友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