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忆秦淮

秦淮水。红楼一带波如绮。波如绮。琉璃窗下,水晶帘底。

梅花点额夫容髻。妆成照影春波里。春波里。一方明镜,朝朝孤倚。

现代解析

这首《忆秦娥 忆秦淮》用柔美的笔触描绘了秦淮河畔的绮丽风光和一位女子的孤寂身影。

上片写景:开篇直接点出"秦淮水",用"波如绮"的比喻,把河水的波纹比作华美的丝绸,立刻营造出精致柔美的氛围。后两句通过"琉璃窗"、"水晶帘"这些晶莹剔透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秦淮河畔建筑的富丽堂皇。

下片写人:镜头转向一位精心打扮的女子。"梅花点额"写她额间的梅花妆,"夫容髻"写她梳着芙蓉般的发髻。她盛装打扮后临水自照,却发现只有"一方明镜"(水面)陪伴自己。"朝朝孤倚"四个字,透露出她日复一日的孤独。

全词最妙的是"春波里"的重复使用。第一次出现时,是女子对镜般的水面梳妆;第二次出现时,水面却映照出她的形单影只。这种重复中暗含转折的手法,让孤独感更显深刻。

词人通过秦淮河的繁华背景,反衬出人物的孤寂,用"乐景写哀"的手法,让这份孤独显得更加动人。词中水波、妆扮、倒影等意象的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读来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