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正月四日後圃行散四首

傅语春光恰好穠,太穠恐怕恼衰翁。
日华五色无寻处,只在蛛丝来去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初春散步时的所见所感,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表达了老人对春天的复杂心情。

前两句像在和春天对话:"告诉春天啊,现在这样浓淡正合适,要是太浓艳了,恐怕会让我这个老头子感到烦恼。"这里用"穠"字形容春光的浓淡程度,既说春光正好,又担心春光太盛。老人对春天既喜爱又怕太过张扬的矛盾心理,通过这种拟人对话的方式生动展现。

后两句写具体看到的景象:"五彩的阳光明明就在眼前,却找不到它具体在哪里,原来都藏在那飘来飘去的蜘蛛丝里了。"这里用"日华五色"这样华丽的词,却落在最细微的"蛛丝"上,形成巧妙对比。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告诉我们:最美的春光不在宏大的景象里,而在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微之处。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老人和春天对话的形式,让抽象的季节变得亲切可感 2. 通过"太穠恐怕恼衰翁"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老年人特有的生活智慧 3. 最后两句从小处见大美,教人学会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4. 语言看似简单,却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的体悟都藏在字里行间

这就像一位智慧的老者,在春日里闲庭信步时随口吟出的生活感悟,既轻松又深刻。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