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当厅 苦驿
苜蓿靡曼莓苔满,何人记里,来咏居诸。
但有断竿悬堠,髡树当闾。
多为柴荆塞重,辟摩笄、旧道听烟芜。
只留得,轻囊痡仆,冷宦还车。
何堪夜半催风雪,噤丝丝、枕边短鬓寒梳。
西曲去时,营妓遍问都无。
逃幕燕迁戍军卡,脱圈马啮吏园蔬。
谁尚主,风尘东道,障画流乌(汉时亭幛皆画乌。)。
但有断竿悬堠,髡树当闾。
多为柴荆塞重,辟摩笄、旧道听烟芜。
只留得,轻囊痡仆,冷宦还车。
何堪夜半催风雪,噤丝丝、枕边短鬓寒梳。
西曲去时,营妓遍问都无。
逃幕燕迁戍军卡,脱圈马啮吏园蔬。
谁尚主,风尘东道,障画流乌(汉时亭幛皆画乌。)。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荒凉破败的驿站景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传递出孤独、凄凉的氛围。
上片写驿站的荒芜:苜蓿草疯长,青苔遍地,早已无人打理。驿站门口只剩下光秃的树和残破的旗杆,柴门破败,道路被野草淹没。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最后三句出现人物——带着瘦弱仆从的冷官(被贬或不受重用的官员),他们疲惫地驾车经过,更衬托出此地的寂寥。
下片转到夜晚场景:风雪交加,词人独自躺在冰冷的驿站里,梳理着稀疏的鬓发。"西曲"两句写他想找歌妓排遣寂寞,却连军营妓女都找不到了,进一步强调此地的荒僻。接着用两个生动比喻:像逃走的燕子般慌张的戍边士兵,像脱缰马匹般啃食菜园的官吏,暗示这里的管理早已混乱失序。结尾用汉代典故(驿站屏障画乌鸦的习俗),质问现在还有谁在管理这些驿站呢?表达了对时代衰败的感慨。
全词妙在通篇写景叙事,却处处渗透着词人的孤寂与对世道衰微的叹息。特别是"轻囊痡仆,冷宦还车"八个字,既写出官员的落魄,又暗示整个官场的萧条,堪称点睛之笔。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