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黄小鲁观察见赠三首 其一
别髯逾一岁,祇如隔旦暮。
依然蛛丝窗,茶鼎药炉驻。
抵几摅衷曲,持之或有故。
穷老尽气力,笑致悠悠誉。
孰怜耽荣华,转以废百务。
圣文见道真,涂泽乃皮傅。
髯传濂学说,宁无为此惧。
方今六合外,未可寻常谕。
主义侈帝国,人权拟天赋。
懵腾杯酒间,姑就哦断句。
沈沈万鼓乱,渺渺寸心赴。
江南黄篾舫,幸髯有所遇。
依然蛛丝窗,茶鼎药炉驻。
抵几摅衷曲,持之或有故。
穷老尽气力,笑致悠悠誉。
孰怜耽荣华,转以废百务。
圣文见道真,涂泽乃皮傅。
髯传濂学说,宁无为此惧。
方今六合外,未可寻常谕。
主义侈帝国,人权拟天赋。
懵腾杯酒间,姑就哦断句。
沈沈万鼓乱,渺渺寸心赴。
江南黄篾舫,幸髯有所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好友黄小鲁的赠答诗,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和对世事的感慨。
开头四句说:虽然和好友分别才一年,感觉却像昨天刚见过一样。眼前浮现出好友家的场景:挂着蜘蛛丝的窗户边,茶壶和药炉还摆在老地方。这几句用日常物品的细节,生动刻画了老友的生活环境,显得亲切自然。
中间部分表达了复杂的心绪:和老友促膝谈心时,总觉得他话里有话。自己虽然年纪大了还在努力,却只换来虚名。世人追逐荣华富贵,反而耽误了正事。这里既有对老友的关心,也有对世俗的无奈。
接着谈到思想主张:圣贤文章揭示真理,但后人往往只学到皮毛。好友传播理学思想,应该也有这种担忧吧?现在世界局势复杂,国外盛行帝国主义,鼓吹天赋人权,这些新思潮让人困惑。这几句反映了晚清知识分子面对中西文化碰撞时的思考。
最后回到现实场景:在醉意朦胧间写下诗句。远处战鼓声沉闷传来,自己的心思却飘向远方。希望好友在江南乘船游玩时,能遇到知心人。结尾既暗含对时局的忧虑,又饱含对友人的祝福。
全诗就像一封家常信,既有对老友的牵挂,又穿插着对学问、时局的看法,在平淡叙述中流露出真挚情感和深沉思考。诗人用"茶鼎药炉""黄篾舫"等生活化意象,把抽象的感慨变得具体可感,读来亲切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