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送来一道素菜"笋豉"引发的饮食感悟,展现了文人雅士对清淡生活的向往。
开头说在野外简陋的住所,没想到能尝到这么香的笋豉(一种用竹笋和豆豉做的素菜)。"伊蒲"指代素食,作者很喜欢这种清淡的味道。这里用"淡泊"既形容菜的味道,也暗指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第三四句很幽默:我正高兴自己老了能戒掉吃肉的习惯,没想到朋友送来的素菜里连姜都去掉了("彻姜"就是完全不放姜)。说明这菜清淡到了极致。
接下来用两个典故对比:古人把切得像玉一样的鱼脍(生鱼片)当作美味,但作者觉得那反而玷污了清净的素食;而著名的莼菜羹(西晋张翰思念的家乡菜)在作者尝来也没什么味道,简直是骗肚子的。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竹笋这类清淡食材才是真正的饮食之道("此君"指竹子,"苗裔"指竹笋),像庾郎那样讲究"三韭"(韭菜的三种吃法)的精致吃法反而不必学。表达了返璞归真的生活智慧。
全诗通过一道素菜,把饮食选择上升到人生哲学的高度,用幽默自嘲的口吻,展现了文人追求自然本真的生活情趣。最妙的是把"戒肉""去姜"这些小事写得既有趣味,又有深意。
吴可
建康人,字思道。原名默。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尝以诗谒苏轼、刘安世,得二人称勉。为蔡绦所用,又出入梁师成之门。累官至团练使。宣和末避战乱辞官,责授武节大夫致仕。有诗名,兼长于词。主张学诗当以杜甫为体,以苏轼、黄庭坚为用。有《藏海居士集》、《藏海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