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五月足疾杜门雪子峙公过访閒话竟日作二篇奉赠各以姓立韵 其二
我老多昏忘,颇似东阳沈(南史沈约传老大昏忘不应受策)。
每呼读雌霓,爱子独精审。
连年领书局,捆载车接轸。
休沐无馀閒,肝肾费镌锓。
谁为左右手,衰疾谢不敏。
子也实俊才,墨尽有馀沈。
寸截方圆玉,百衲龙鸾锦。
平生江鲍体,繁丽自天禀。
琐琐视群儿,不满一笑哂。
雅耽水竹居,时就文字饮。
娉婷惜不嫁,况乃邢与尹。
我诵退之言,枚皋穷且忍。
每呼读雌霓,爱子独精审。
连年领书局,捆载车接轸。
休沐无馀閒,肝肾费镌锓。
谁为左右手,衰疾谢不敏。
子也实俊才,墨尽有馀沈。
寸截方圆玉,百衲龙鸾锦。
平生江鲍体,繁丽自天禀。
琐琐视群儿,不满一笑哂。
雅耽水竹居,时就文字饮。
娉婷惜不嫁,况乃邢与尹。
我诵退之言,枚皋穷且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写给朋友雪子峙公的赠诗,主要表达了三个层面的情感:
1. 自嘲年老健忘
开头用"我老多昏忘"直白自嘲,把自己比作南朝爱读书却记性差的沈约。提到连"雌霓"(彩虹别称)这种简单词汇都要反复确认,暗示记忆力衰退的无奈。
2. 赞赏朋友才华
用"墨尽有馀沈"夸朋友像好墨一样才华深厚,写文章如拼接美玉、织锦缎般精致。特别提到朋友看不上普通人的作品("琐琐视群儿"),暗示其文学造诣高超。
3. 珍视知音情谊
最后用两个典故表达心意:像爱竹之人喜欢文字聚会("文字饮"),又像美女不愿随便出嫁("娉婷惜不嫁"),暗指珍惜与这位朋友的交往。结尾引用韩愈的话,鼓励朋友暂时忍耐清贫。
全诗语言生动,把"记性差"比作历史人物,把"好文章"比作玉器锦缎,把"友谊"比作不轻易许配的婚姻,让抽象的老年感慨和文人情怀变得具体可感。最打动人的是作者既坦然接受衰老,又在晚年仍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