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了性

虽然年纪小,胸次已江湖。
贝叶连宵看,梅花一样癯。
记诗诚敢许,戒酒恐应无。
好向苏堤上,行行掐数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年纪虽小但心境成熟的僧人形象,充满反差感和生活趣味。

前两句"虽然年纪小,胸次已江湖"用最直白的对比抓人眼球——小和尚身体是孩子,思想却像历经沧桑的江湖客。就像现在有些小学生说话老气横秋,这种反差特别生动。

中间四句用具体生活细节刻画人物:他熬夜读佛经(贝叶),身形像梅花一样清瘦;能写诗但戒不掉酒。这些细节很有烟火气——小和尚不是刻板印象中古板的修行者,而是有才华又有小毛病的真实人物,就像身边某个爱读书但也会偷喝可乐的邻家少年。

最后两句画面感很强:在苏堤上边走边数佛珠的小身影。这个结尾把"修行"变成动态的生活场景,数佛珠的"掐"字用得特别鲜活,仿佛能看到他认真又带点稚气的动作。

全诗妙在把"修行"写得毫不枯燥,通过孩子的形象展现禅意——修行不在年高,清澈的心灵本身就是悟道。就像现在说的"少年老成",但诗人用梅花、佛珠这些意象,比直说更有味道。

宋伯仁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