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
高凌霄汉三千丈,俯视湖湘二百州。
往事已随流水逝,吾徒今得及春游。
雪消巴蜀江波阔,云散荆潭楚树稠。
柳陌花村南北岸,风帆烟棹往来舟。
野田草长驱长犊①,浅渚沙明戏白鸥。
丙穴鱼肥共玉脍②,宜城酒熟泻金瓯③。
醉翁雅共滁人乐④,范老兼怀天下忧⑤。
诏赐双龙惭自忝⑥,栋危五凤倩谁修⑦。
眼前有景还堪赋,莫道崔诗在上头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有对眼前美景的赞叹,还融入了个人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1. 开篇怀古:黄鹤楼的沧桑与永恒
- 前四句写黄鹤楼的悠久历史。黄鹤早已飞走,只剩下这座楼依然矗立在江边,历经岁月洗礼。它高耸入云,俯瞰着广阔的湖湘大地,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 “往事已随流水逝”一句,将历史的沧桑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过去的辉煌与衰败都已成过眼云烟,而诗人却能在春天登楼游览,感受当下的美好。
2. 中段写景: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 接下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楼远眺的美景:巴蜀的积雪融化,江水奔流;荆楚大地云开雾散,树木繁茂;两岸柳绿花红,江上船只穿梭;田野里牛犊嬉戏,沙洲上白鸥飞翔。
- 这些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的和谐。
3. 后段抒情:乐与忧的交织
- 诗人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鱼肉和美酒,一边与友人畅饮,享受着难得的快乐时光。但他并没有沉溺于享乐,而是想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名句,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切。
- 最后两句,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虽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但能力有限,无法像崔颢那样写出流传千古的诗篇。但他仍然鼓励自己,眼前的景色值得歌颂,不必因为前人的成就而退缩。
4. 诗歌的魅力:
- 语言通俗易懂: 诗人没有使用晦涩的典故,而是用平实的语言描绘景色和抒发情感,让读者容易理解和共鸣。
- 情感真挚动人: 诗人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美景的赞叹,更有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切,情感丰富而真挚。
- 意境开阔深远: 诗歌从黄鹤楼的历史写到眼前的景色,再写到个人的志向和忧思,意境开阔,耐人寻味。
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登高怀古的佳作,它既展现了黄鹤楼的雄伟壮丽和春天的生机勃勃,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国家的关切。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动人,意境开阔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