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乘船停靠上海时的春日感怀,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江南春色的灵动气息。
前两句"怅无斗酒与双柑,客里莺声二月三"说的是:真遗憾手边没有美酒和柑橘,在异乡作客时听到黄莺啼叫,才惊觉已是早春二月初三。这里用"斗酒""双柑"这两个具体物件,生动表现出想与朋友把酒言欢却不得的寂寞,而莺声点明时节,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后两句"带得春潮随我去,杏花一色看江南"最有意境:船行时春潮仿佛追随着我,放眼望去,江南两岸尽是绽放的杏花,白茫茫连成一片。这里"带得"二字用得巧妙,把春潮拟人化,好像潮水有情意般追随着旅人。"杏花一色"的描写既简洁又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看到春日江南杏花如雪的盛景。
全诗短短四句,既有作客他乡的淡淡愁绪,又饱含对江南春色的喜爱。诗人用酒、柑橘、莺声、春潮、杏花这些意象,把早春江南的生机勃勃和自己微妙的旅情完美融合,读来清新明快,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