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斗纸牌戏呈周五十九年丈

三门四种帙翩翩,百万争雄巧斗先。鏖战有文空没意,半枝无贯实堪怜。

年过老大非三十,事历艰难苦万千。多少行囊消索尽,再来不值一文钱。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打纸牌比喻科举考试,写得既幽默又心酸。

前四句写打牌场景:大家拿着各种花色的牌(三门四种),豪赌百万钱财争输赢。表面看是在斗智斗勇(鏖战有文),其实都是徒劳(空没意);有人连半枝(最小牌面)都凑不齐,实在可怜。这里明写牌局,暗指科举考场上的激烈竞争和落榜者的窘迫。

后四句转到人生感慨:年纪已经老大(超过三十岁),经历无数艰难困苦。为了考试耗尽家财(行囊消索尽),结果下次再来时连一文钱都不值了——既说赌本输光,更暗示多次落第后连尊严都输掉了。

全诗妙在把科举比作赌局:看似靠才学(文),实则靠运气;有人倾家荡产追求功名,最终血本无归。诗人用自嘲的口吻,道出了古代读书人在科举制度下的普遍困境,让现代人也能感受到那种既可笑又可悲的生存状态。纸牌游戏的输赢无常,正是科举考试残酷性的生动写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