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倦学》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学问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用典故说理:乐广(西晋名士)去世后,世上少了明辨是非的人,导致美丑不分(宓妃代表美女,嫫母代表丑女)。这里暗指当时社会风气浮躁,真假难辨。
中间四句是作者的自嘲和感慨:他选择像雾中的玄豹一样隐居避世,不再追求虚名(“碧鸡”象征功名)。读再多经典(“百氏典坟”)也是徒劳,寒窗苦读(“萤雪”指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的故事)也没人理解。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豁然开朗:窗外春色如画,不如关上书斋,随心所欲去享受生活。这里体现了作者从苦闷中解脱,转向自然与自由的豁达心态。
全诗核心是批判死读书的迂腐,倡导回归自然本真。语言上典故用得巧妙,但情感直白,尤其结尾的“春色芳如画”画面感很强,让读者感受到放下执念后的轻松。
刘兼
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