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对珍贵手稿的珍视和书法艺术的感悟。
前两句说:苏轼(坡)和黄庭坚(谷)这样的书法大家的真迹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他们的一张字在当时就价值千金。这里用"一纸抵千金"的夸张说法,既表现古人书法作品的珍贵,也暗示艺术的无价。
后两句转到书法技艺:很多人只知道讨论悬腕、卧笔这些具体的执笔技法(书法中的两种运笔方式),但其实真正重要的是写字时投入的那份专注心意。就像元大都(北京)作为都城保留着国家的核心一样,书法最核心的是书写者倾注其中的精神。
全诗通过对比物质价值和精神内涵,告诉读者:真正的艺术不在于表面的技法或金钱价值,而在于创作者投入的真心。这种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在今天依然能引发我们的共鸣。
裘万顷
裘万顷(?~1219)南宋诗人。字元量,号竹斋,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