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制干赴四明

鲸波环甬东,生犀驾鳅船。
戈旗耀玄甲,声震登莱边。
运柁指河洛,连樯捣幽燕。
中坚有宗臣,重望推世贤。
神机赞庙谋,天授黄石编。
青春策名勋,幕府当慨然。
英英台阁姿,秉羽宁拘挛。
贾勇出绪馀,一举四海全。
云帆万里风,杕杜歌劳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余制干的将领奉命出征四明(今浙江宁波一带)的豪迈场景,歌颂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报国壮志。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出征场面(前八句):
用"鲸波""鳅船"等意象描绘了惊涛骇浪中的战船阵容,"戈旗""玄甲"展现了军威之盛。说这支水军从登州、莱州(今山东)出发,一路指向中原(河洛)和北方(幽燕),暗示这是一次重要的北伐行动。

2. 将领赞颂(中间六句):
重点描写余制干的形象——他既是朝廷重臣(宗臣),又是世所公认的贤才。说他像汉代张良得到《黄石公兵法》那样天赋异禀,年纪轻轻就立下战功,在军帐中慷慨激昂。用"台阁姿"形容他既有文官风范,又不受拘束地手持羽扇指挥作战。

3. 凯旋展望(最后四句):
预言余制干将充分发挥军事才能(贾勇),一举平定天下。想象战船乘着万里长风凯旋,士兵们唱着《杕杜》这首古老的劳军歌曲归来,充满胜利的喜悦。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画面感极强:海浪、战船、军旗等意象组合出震撼的出征画面
- 人物塑造成功:通过多重比喻塑造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儒将形象
- 情感昂扬向上:全诗充满必胜信念和豪迈气概,很有感染力

诗人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写实景又作想象,把一次军事行动写得气势磅礴,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收复中原的热切期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