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游道院(分韵二首) 其二 客字

通衢拥车骑,四术罗第宅。
仙宫郁云兴,邈与红尘隔。
交疏被朱绣,飞薨绚金碧。
竹树纷掩映,烟霞互辉赫。
爰有一羽人,于焉托其迹。
皓皓白玉姿,翩翩异人格。
我来扣松关,相与论玄默。
阶前孤鹤舞,林下啼猿寂。
于兹究典坟,信足探幽阒。
无田寄閒身,翘思羡乡国。
天台与赤城,聊可资游息。
丹丘有遗构,琼台多旧识。
胡为旷归期,久作周南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般道院,以及诗人在此寻仙访道的经历和思乡之情。

开头描写了繁华都市的景象:大路上车马拥挤,四周都是豪宅大院。但随后笔锋一转,出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道院,与喧嚣的尘世截然不同。道院建筑华丽,红漆雕花,金碧辉煌,掩映在竹林和烟霞之中。

接着出现了一位超凡脱俗的道士,他气质高洁如白玉,风度翩翩与众不同。诗人前来拜访,与他讨论玄妙的道理。此时环境清幽:台阶前有孤鹤起舞,树林里猿猴都安静无声。

诗人在此研读古籍,探索深奥的道理。但他终究是个凡人,虽然享受这里的清净,还是会想念家乡。他想到天台山和赤城山(都是道教名山)可以作为游历之地,那里还有熟悉的道观和故人。最后诗人自问:为何迟迟不归?原来自己已经在外漂泊太久了。

全诗通过对比红尘与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诗中"白玉姿"的道士形象和"孤鹤舞"的意境都很优美,展现了典型的道教审美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