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坐建隆寺北池亭上

城外东风卷落花,更临春水惜年华。
单车刺史无铙吹,叫杀荒池两部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傍晚,诗人在建隆寺北池亭上看到的景象和心中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城外东风吹落了花瓣,诗人站在春水边,看着流水感叹时光易逝。"卷落花"和"惜年华"形成巧妙对应,用花瓣被风吹落暗喻青春消逝。

后两句抒情:诗人说自己这个"单车刺史"(指官职不高、排场不大的地方官)没有热闹的仪仗乐队,只有池塘里青蛙的叫声。这里用"无铙吹"(没有仪仗乐)和"两部蛙"(青蛙叫声像乐队)的对比,既幽默又带着几分自嘲。

全诗通过落花、春水、蛙声这些寻常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以及身为小官的落寞心境。最妙的是把聒噪的蛙声比作仪仗乐队,既生动有趣,又透露出"别人有排场,我只有蛙声"的淡淡无奈,让普通读者也能会心一笑。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