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充满音乐氛围的宴会场景,短短两句就通过两种乐器的声音传递出丰富的情感。
第一句"尺八调悲银字管"说的是有人在吹奏尺八(一种竹制竖笛),音色悲凉,而"银字管"可能指装饰精美的笛子,也可能暗指笛声如银铃般清冷。这里用"悲"字直接点出音乐的情感基调。
第二句"琵琶声送紫檀槽"转到琵琶的弹奏,紫檀木做的琵琶共鸣箱(槽)传出悠扬琴声。"送"字让琴声有了动态感,仿佛声音在空气中流淌。紫檀木名贵,暗示这是场高雅的宴会。
诗人没有直接写宴会多么热闹,而是抓住两种典型乐器的声音特点:
- 尺八的悲凉音色
- 琵琶的华美音质
形成听觉上的对比碰撞,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这种"以声写景"的手法很巧妙,通过音乐就能让人想象整个宴会的氛围。
全诗精妙之处在于:
1. 用乐器代指整个音乐表演
2. 用材质(银、紫檀)暗示宴会档次
3. 用"悲""送"两个动词赋予音乐情感
4. 两句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
虽然只有14个字,但就像个音乐小短片,既有画面感(精致的乐器),又有声音(悲凉的笛声与华丽的琵琶声),还有隐约流露的哀愁情绪,展现出唐代文人宴饮时典型的风雅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