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义女祠

幼年曾读贞女碑,坐想濑水清涟漪。
试来江东吊李白,瓣香敬谒贞女祠。
平生不数子胥子,鞭平进诸何至此。
有金投濑竟何为,当时岂为将军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回忆小时候读过的贞女碑故事,如今亲自来到贞女祠祭拜的感慨。

开头两句说诗人小时候读过贞女的故事,当时就想象着濑水清澈流动的样子。这里的"濑水"是故事发生的地点,"贞女"指的是投水自尽的浣纱女。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感叹:他来到江东(长江下游地区)祭拜李白(这里可能指李白也曾在此地留下诗篇),同时带着敬意参拜贞女祠。诗人说在他心里,不觉得伍子胥(春秋时期名将)有多伟大,反而觉得他鞭打楚平王尸体的行为太过分了。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贞女把金子投入濑水(指浣纱女拒绝伍子胥赠金的故事),她这么做难道是为了将军(伍子胥)吗?当然不是,她是为坚守自己的贞洁而死的。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通过今昔对比,小时候读故事和现在亲临其境的感受
2. 用伍子胥的暴烈反衬贞女的高洁
3. 最后用反问强调贞女是为道义而死,不是为某个权贵
4. 表达了诗人对坚守节操的普通女子的敬意

诗人用简单几笔就写出了对历史人物的新看法,赞美了平凡人的高尚品格,这种不随波逐流的思想很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