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松窗读易图歌
仄岩泉流石无数,素壁濛濛起烟雾。
君家屋宇在城市,何以堂上生松树。
侧闻江夏生,气酣扫毫素。
绝笔风雷拔地起,意匠凿天天为怒。
泰山古根生眼前,俄顷缩出徂徕山。
悬萝挂薜袅袅里,复有草舍松之间。
窗间老人鬓发秃,羊翻一编周易读。
空山瑟瑟翠涛激,长干冥冥暮花扑。
远知既巳死,希夷不复作。
青丘石室杳何许,恍然置我此溪壑。
翻愁一夕雷电入,六丁追书上廖廓。
又画石下根,屈曲如老龙,胡奴暝踏孤岩菘。
蓬头赤脚露两肘,月明汲泉山涧中。
却忆前年召画师,江夏吴生亦与之。
短褐垢脸见天子,礼貌虽村骨格奇。
帝令待召仁智殿,有时半酣被召见。
跪翻墨汁信手涂,白日惨澹风云变。
至尊含笑中官羡,五侯七贵争看面。
请观此幅松舍图,黄金失价连城贱。
吴生吴生太气岸,一言不合辄投砚。
君家屋宇在城市,何以堂上生松树。
侧闻江夏生,气酣扫毫素。
绝笔风雷拔地起,意匠凿天天为怒。
泰山古根生眼前,俄顷缩出徂徕山。
悬萝挂薜袅袅里,复有草舍松之间。
窗间老人鬓发秃,羊翻一编周易读。
空山瑟瑟翠涛激,长干冥冥暮花扑。
远知既巳死,希夷不复作。
青丘石室杳何许,恍然置我此溪壑。
翻愁一夕雷电入,六丁追书上廖廓。
又画石下根,屈曲如老龙,胡奴暝踏孤岩菘。
蓬头赤脚露两肘,月明汲泉山涧中。
却忆前年召画师,江夏吴生亦与之。
短褐垢脸见天子,礼貌虽村骨格奇。
帝令待召仁智殿,有时半酣被召见。
跪翻墨汁信手涂,白日惨澹风云变。
至尊含笑中官羡,五侯七贵争看面。
请观此幅松舍图,黄金失价连城贱。
吴生吴生太气岸,一言不合辄投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窗读易图,通过吴伟的画作展现了超凡的艺术魅力和画家的傲骨气节。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1. 首先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描述了画中景象:岩石间泉水奔流,白墙上烟雾缭绕。明明是在城市房屋里,墙上却神奇地"长"出了松树。画家吴伟(江夏生)的笔力惊人,画中松树仿佛能拔地而起,泰山古树转眼变成徂徕山景,还有草屋、读《周易》的光头老人,整个画面充满仙气。
2. 中间部分突然转折,回忆吴伟被皇帝召见的场景:他穿着破旧衣服面见天子,喝得半醉时随手泼墨作画,竟能让白日变风云。皇帝和达官显贵们都看呆了,他画的松舍图让黄金都显得廉价。这里突出了画家不修边幅却才华横溢的形象。
3.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吴伟性格太傲,一言不合就摔砚台。这既是对画家桀骜不驯性格的写照,也暗含了对其艺术气节的赞赏。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静态画作写得活灵活现:松树会"拔地而起",画中山水能让人身临其境,甚至担心画中景物会被雷电收走。通过这种奇幻想象,既赞美了吴伟画技的出神入化,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而画家面对权贵不卑不亢的态度,更给作品增添了一份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