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静斋稿

斯道在人心,如蚌藏圆珠。
散作明月光,敛则止水虚。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理就像藏在蚌壳里的珍珠,平时不显山露水,但它的光芒能照亮世界。

前两句"斯道在人心,如蚌藏圆珠"是说:真理其实就在每个人心里,就像河蚌里天然孕育的珍珠。这里用"蚌藏珠"的意象,既说明真理的珍贵性,又暗示它需要被发掘。

后两句"散作明月光,敛则止水虚"是点睛之笔:当真理被传播时,就像月光洒向大地,能照亮黑暗;当它收敛时,又像平静的水面,看似空无一物却蕴含深意。这里用月光和止水的对比,生动展现了真理既能普照万物,又能回归本真的特性。

全诗最妙的是用日常可见的事物(蚌、珍珠、月光、水面)来解释抽象的道理,让读者一看就懂,细想又觉得余味无穷。它告诉我们:真理不在远方,就在我们心中;它既能照亮他人,也能沉淀自我。这种既通俗又深刻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沈平

沈平,字澹然,自号东皋子,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理宗嘉熙初曾访吴泳于百寮山。有《东皋唱和集》,已佚。事见《鹤林集》卷三六《东皋唱和集序》。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