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题程君姬人俪青墓志后1925
情天忉利,说兰因悽断,坤灵鸳牒。
最忆垂杨芳草渡,春水初迎桃叶。
彩袖添香,红窗问字,婉娈人如月。
承欢色笑,北堂饴董馨洁。
高致巾帼谁俦,未荒三径,归计关情切。
早是江山摇落后,禁得玉容长别。
画舫空波,书舟怨曲(宋程垓《书舟词》。),事往堪华发。
鸾骖何许,莫愁湖畔愁绝。
最忆垂杨芳草渡,春水初迎桃叶。
彩袖添香,红窗问字,婉娈人如月。
承欢色笑,北堂饴董馨洁。
高致巾帼谁俦,未荒三径,归计关情切。
早是江山摇落后,禁得玉容长别。
画舫空波,书舟怨曲(宋程垓《书舟词》。),事往堪华发。
鸾骖何许,莫愁湖畔愁绝。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为一位名叫俪青的女子写的墓志铭后感怀之作,充满了对逝者的深情追忆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上片主要回忆俪青生前的美好形象:
开头用"情天忆利"这个佛教典故,暗示这段感情就像天界般美好却短暂。接着描写记忆中她最动人的模样:在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的渡口,像桃叶(晋代美女)般明艳动人。她为爱人添香、红窗下读书的样子,温婉如月光般美好。侍奉长辈时温柔孝顺,让家庭充满温馨。
下片转为对逝去的哀思:
先赞美俪青的品格高尚,连许多男子都比不上。提到"三径"这个归隐的典故,暗示她本可安享生活。但时局动荡(1925年正值军阀混战),这样美好的生命却永远离去。如今画舫空荡,只能从古人的词曲中寻找共鸣,这些回忆让人白发丛生。最后以问句作结:她的灵魂去了哪里?莫愁湖畔只剩无尽哀愁。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将个人悼亡与时代悲凉交织在一起。用"桃叶""三径"等典故含蓄表达,又用"画舫空波"等意象营造空寂感。最后落脚"愁绝"二字,把对红颜早逝的痛惜、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都凝聚其中,读来令人怅惘。
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