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悲惨的底层故事:
中午了,穷人家的烟囱却冷冰冰没冒烟(说明断粮了)。这时候收税的里正(村干部)还上门催租要钱。诗人说:要不是遇到好官(使君)来关心百姓,我这条命早就交代了(入黄泉就是死了)。
短短四句诗像拍电影一样:
1. 先用"茅檐无烟"的特写镜头,让人看到这家人穷得揭不开锅
2. 突然切到凶神恶煞的收税官,雪上加霜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3. 最后来个戏剧性转折——遇到清官救命,反衬出平常百姓的绝望
最扎心的是"此身已分入黄泉"这句,意思是老百姓早就做好被逼死的心理准备了。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把古代农民的悲惨处境和官场黑暗写得让人揪心。这种用家常话写大苦难的手法,比直接哭穷更有冲击力。
何乔新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