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许不器去陈留县任职时写的,充满了对朋友的鼓励和对陈留的美好想象。
前四句描绘了陈留的宜人风貌:当地民风淳朴,至今还保留着古老县名的传统。田野间到处都是辛勤耕种的景象("莘野"指肥沃的耕地),汴河流经这里依然清澈。通过"耕遍""水清"这些具体画面,展现出一个安居乐业的理想之地。
中间两句是直接对朋友的勉励:虽然只是治理一个小县城,但只要用心,三年任期足够做出成绩。"才非小"既说地方不小看,也暗指朋友能力不小,体现作者对友人的信任。
最后两句融入个人情感:当年我们和高适、李白同游梁宋的时光已成往事(高适、李白都是唐代著名诗人,暗示作者和他们有过交往),如今送你赴任,这份离情格外浓重。这里用"旧游尽"的沧桑感,反衬出对眼前友情的珍惜。
全诗妙在将地理风光、为官之道和人生感慨自然融合。没有空洞的客套,而是用"耕田清水"这样接地气的画面,用"三年成政"这样实在的期待,用"想起老朋友"这样真挚的情感,让送别诗既有温度又有深度。最后提到李白高适,不仅显示作者的交游圈,更让简单的送别有了历史纵深感。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