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粤秀山(今广州越秀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前两句"宇宙皇图远,山川霸气收"用宏大的视角开场:曾经辉煌的帝国版图已成往事,连山川也收敛了往日的霸气。这里用"霸气"形容山川,暗示这里曾是古代王朝的重要据点。
中间四句是精华部分。"唯余汉时月,犹照越台秋"用月亮作古今联系的纽带——只有汉朝时的月亮,如今依然照耀着越王台的秋色。这里"汉时月"是虚指,代表历史长河中不变的事物。"天迥明城树,云空敛海楼"转而写眼前景:高远的天空下,城郭树木清晰可见;云散之后,海市蜃楼般的幻景也消失了。这两句既写实景,又暗喻历史的虚幻。
最后两句"清光对尊酒,莫作古今愁"是诗人的自我劝解:在皎洁月光下饮酒时,就不要为古今兴衰而忧愁了。这种看似洒脱的态度,反而透露出深沉的感慨。
全诗妙在将永恒的自然景物(月、山)与短暂的人世变迁对比,用"汉月越台"这样具体的意象,让抽象的历史感变得可触可感。最后劝酒自解的结尾,让感慨显得含蓄而有力,避免了直白的伤感。
李春叟
宋广州东莞人,字子先,赐号梅外处士。理宗宝祐间授惠州司户,有贤能声。景定间荐除肇庆府司理。元兵欲攻东莞,春叟乘舟往谒其帅,以死争,遂止。卒年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