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道吾雷迁塔在石霜

祖师灵骨见应难,霹雳声中过别山。
父子祇缘机不密,翻成千古是非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禅宗祖师灵骨迁移的故事,背后藏着深刻的禅机。

前两句用"霹雳声中"形容灵骨迁移时的震撼场景——祖师的遗骨本应安息,却在雷声中翻山越岭被搬走,暗示这件事不同寻常。这里的"霹雳"既是真实的雷声,也暗指这件事引发的争议像惊雷一样震动禅林。

后两句点出问题的核心:这对负责迁移的师徒因为行事不够周密("机不密"),把简单的迁塔事件变成了千古公案。就像生活中很多人际矛盾,往往起源于沟通不畅或考虑不周,最终小事酿成大误会。

全诗通过迁塔事件告诉我们:做事要懂得审时度势,处理重要事务时更需要周全的考虑。那些看似偶然的"是非",其实都藏着必然的因果。诗人用禅门公案作比喻,让读者在历史故事中看到为人处世的智慧。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