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衣诗

懒向妆台理晓妆,为郎独自制衣裳。
金针入处心俱痛,素线牵时恨共长。
霜户敢辞纤手冷,芸窗思贴弱肌香。
缝成不怪无鸿雁,赢得宵来覆妾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为心上人缝制衣裳时的细腻情感,语言直白却充满深情。

开头两句就点明主题:女子懒得梳妆打扮,却专心为爱人做衣服。这里用"懒"和"独"形成对比,突出她对爱人的特别用心。

中间四句用缝衣动作表达相思之苦:
- "金针扎下去心也跟着痛":表面说针扎手,实际是思念的痛
- "白线越拉长,离愁也越长":把线比作绵长的思念
- "不怕霜天冻手冷":甘愿吃苦
- "想让衣服沾上自己的香气":含蓄表达亲密感

最后两句很巧妙:
- "衣服上没有绣大雁(古代信使)":暗示无法传递思念
- "但晚上能盖在他身上":衣服代替自己陪伴爱人,既心酸又甜蜜

全诗把日常缝衣写得情意绵绵,通过"针痛""线长""手冷"这些具体感受,把抽象的感情变得生动可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求回报的付出,以及借物传情的含蓄表达方式,展现了古代女性温柔内敛的爱情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