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和蒙著太尉澹山见示长句
澹岩宛在进江滨,多少篇章刻翠珉。
闻道凤凰将九子,恰逢花木正中春(自注:是日春分。)。
杖游岂为知名久,历览悬知啸侣频。
林外鸟声应报客,溪头梅子已生人。
茅茨信我无三顾,物象因君遂一新。
试共携筇采灵草,幽岚何必与天邻(清王煦嘉庆《湖南通志》卷二一三)。
闻道凤凰将九子,恰逢花木正中春(自注:是日春分。)。
杖游岂为知名久,历览悬知啸侣频。
林外鸟声应报客,溪头梅子已生人。
茅茨信我无三顾,物象因君遂一新。
试共携筇采灵草,幽岚何必与天邻(清王煦嘉庆《湖南通志》卷二一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同游澹岩的春日景象,充满自然意趣和闲适情怀。
前四句写景:澹岩静静矗立在江边,石壁上刻满前人诗篇。听说凤凰带着幼鸟来此栖息,恰好遇上春分时节花木繁茂的盛景。这里用凤凰喻指高贵的朋友,春分点明时间,展现生机勃勃的画面。
中间四句写游玩之乐:诗人拄杖游览并非为了名声,而是享受与知己同游的快乐。林中鸟鸣仿佛在欢迎客人,溪边梅树已结出青涩果实。通过鸟声、梅子等细节,传递出人与自然的亲密互动。
后四句抒发感悟:简陋的茅屋无需三顾之礼(暗用刘备三顾茅庐典故),但眼前景物因朋友的到来而焕发新意。最后提议一起采药寻幽,认为幽静的山林不必非要与天相接——暗含"心远地自偏"的哲理,强调只要心怀雅趣,寻常山水也能成为仙境。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将春游的愉悦、友情的珍贵与隐逸的情怀融为一体。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好友共享自然的闲适之乐,以及"平凡处见真趣"的生活智慧,就像现代人常说的"重要的不是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