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寺银杏

太傅堂前樾荫奇,遥临江树影参差。
飞柯未展长驱志,老干犹疑左次旗。
魂逐八公山上草,恨留召伯埭前枝。
佛灯黯淡留馀侗,不异桓伊奏笛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银杏树的沧桑形象,并借树喻人,寄托了深沉的历史感慨。

前四句写银杏树的外形:它像一位德高望重的太傅门前的华盖("樾荫奇"),树枝参差倒映在江面上。新生的枝干("飞柯")还未完全舒展抱负,而苍老的树干("老干")却像古代军队撤退时留下的旗帜,暗示着某种未完成的志向。

后四句转入历史联想:这棵树让人想起"八公山"(淝水之战古战场)的荒草,又像周代召公曾在树下休憩的典故,暗含历史兴亡之叹。最后说寺庙的佛灯照着残余树影,就像东晋名将桓伊在月下吹笛的凄凉场景,用光影和音乐的意象烘托出物是人非的苍凉感。

全诗通过银杏树串联起多个历史典故,将树木的形态与历史人物的命运交织,在静谧的佛寺环境中,传递出对时光流逝、英雄寂寥的深沉感怀。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让树影、灯光、笛声这些意象自然流露出沧桑之感。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