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东湖的壮美画卷,语言清新自然,充满自由洒脱的意境。
前两句"东湖九百九十顷,七十二溪攒翠波"用具体数字展现东湖的辽阔,九百九十顷的湖面,七十二条溪流汇入,形成碧波荡漾的壮观景象。"攒"字用得巧妙,把溪流汇入的动态感表现得生动形象。
后两句"乞我扁舟任飘泊,却敲明月叫渔歌"突然转入抒情,诗人希望能得到一叶小舟,在湖上自由漂泊。最妙的是"敲明月叫渔歌"这个想象,仿佛可以敲打明月来伴奏,呼唤渔歌响起,把月光、歌声和湖景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无拘无束、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浪漫情怀。
整首诗从大处着笔,先写壮阔湖景,再转入个人感受,最后用超现实的想象收尾,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诗人通过对东湖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