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岩
苍崖千尺插江立,水府沈沈吹波急。
太古何人刳石腹,天脐地肺相呼噏。
我从峡山古寺来,探奇已觉心颜开。
英州又复觏此景,坐见绝壑生风雷。
山僧导我登古洞,磴道诘曲如入瓮。
时当盛夏苦流汗,及到谾谾衣忽冻。
青莲涌吐正中岩,大士踞之何巉巉。
石乳倒垂参差出,轮囷其色皆黕黬。
吁嗟岭外富灵窟,崆峒七星争突兀。
不如此岩逼龙宫,清寒气已入山骨。
太古何人刳石腹,天脐地肺相呼噏。
我从峡山古寺来,探奇已觉心颜开。
英州又复觏此景,坐见绝壑生风雷。
山僧导我登古洞,磴道诘曲如入瓮。
时当盛夏苦流汗,及到谾谾衣忽冻。
青莲涌吐正中岩,大士踞之何巉巉。
石乳倒垂参差出,轮囷其色皆黕黬。
吁嗟岭外富灵窟,崆峒七星争突兀。
不如此岩逼龙宫,清寒气已入山骨。
现代解析
这首《观音岩》描绘了作者在游览观音岩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
首先,诗的开头描绘了观音岩的雄伟景象:千尺高的苍崖直插江中,江水波涛汹涌,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作者用“太古何人刳石腹”来想象这巨大的岩石是如何形成的,仿佛是天地的呼吸造就了这样的奇观。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
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从峡山古寺一路走来,探访奇景的心情。他提到自己已经感到心旷神怡,而到了英州再次看到这样的景色,更是让他感到震撼。这里的“坐见绝壑生风雷”形象地描绘了山谷中风雷交加的景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随后,作者在山僧的引导下,登上了古洞。他描述了洞内的曲折和幽深,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瓮中。虽然时值盛夏,但洞内却异常寒冷,甚至让人感到衣服都被冻住了。这种对比突出了洞内的清凉与神秘。
在洞内,作者看到了青莲涌吐的景象,观音大士的雕像显得格外威严。石乳倒垂,参差不齐,颜色深沉,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洞内景象的印象。
最后,作者感叹岭南地区灵秀的山水,认为这里的岩洞比崆峒山和七星岩更加奇特,仿佛靠近龙宫,清寒之气已经深入山骨。这种比喻不仅突出了观音岩的独特之处,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片自然景观的深深喜爱和赞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观音岩的壮丽与神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与热爱。读者在阅读时,仿佛也能跟随作者的脚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