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秋夜月,南客独来看。
野迥金波阔,风严玉兔寒。
不堪闻戍鼓,且未息征鞍。
孤寡空村里,何时涕泗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秋天夜晚的边关场景,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直接点明时间地点人物:秋天的边关山野,一轮明月高悬,南方来的游子独自望着月亮。"独来看"三个字透露出孤独感。

接下来两句写景:旷野中月光像金色的波浪铺展开来,秋风吹得月亮里的玉兔都显得寒冷。这里用"金波"形容月光很美,"玉兔寒"则让月亮有了生命感,也暗示天气寒冷。

后四句转向抒情:受不了听到边关的鼓声(暗示战事未平),也停不下奔波赶路的脚步。想到家乡的孤儿寡母守着空荡荡的村子,眼泪什么时候才能流干呢?"不堪"、"未息"表现了身不由己的无奈,"涕泗乾"则把思念之情写得非常直白动人。

全诗艺术特点在于:
1. 借景抒情,通过秋夜、月亮、寒风等意象烘托孤寂氛围
2. 用对比手法,将眼前边关景象与想象中家乡画面并置
3. 语言朴实直白,最后一句"何时涕泗乾"尤其打动人心
4. 选取典型细节(戍鼓、征鞍、空村)勾勒出完整的情感世界

诗人要表达的是古代征人常见的羁旅愁思,但因为写得真切自然,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身处异乡、牵挂家人的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