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时年五十予以正月二日

城里喧呼子不贫,乃能从我就僧谈。
平明且喜风收润,仰视只愁云向南。
靖节使年惭过二,斜川推日在前三。
吾生大似僧行脚,好问真空觅住庵。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正月初二和朋友一起出游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生活的观察和人生感悟。

前四句写实景:城里人都在热热闹闹过年,但这位朋友却不凑这个热闹,反而愿意陪我去寺庙聊天。清晨时很高兴风停了地面变干燥,但抬头看天又担心云往南飘会下雨。这里用"风收润"和"云向南"两个细节,生动描绘出冬春之交多变的天气。

后四句转入抒情:想到陶渊明五十岁游斜川是在正月初五,而自己比他大两岁,出游时间也比他早三天。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觉得自己这一生就像云游四方的和尚,现在最想找个安静的寺庙住下来。这里的"真空"不是指科学上的真空,而是佛家说的清净境界,"住庵"则是想安定下来的意思。

全诗妙在把日常出游写得很有哲理:通过和陶渊明对比,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用"僧行脚"比喻漂泊的人生,又用"觅住庵"道出渴望安定的心境。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把一次普通的春游写出了超脱世俗的韵味。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0